大学生姐弟回江心洲种菜7年,“这道选择题做对了”
来源:    时间:2021-12-16 13:10:24

  这是一个普通又让人有些意外的故事。

  说普通,和很多回乡大学生的经历一样,姐姐余青青和弟弟余永斌都是大学毕业在城市工作了几年后,同时回到了他们从小生活的江心洲上。江心洲是长江里的小岛,四面环水,岛上和很多大山里的村庄一样,少见年轻人的身影。

  而他们的不一样,是记者和他们深入聊过之后察觉到的。要从城市回到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村庄创业、生活,年轻的姐弟俩并没有按一般的“剧情”发展,他们没有思想上的激烈挣扎,和好不容易送他们到城市里立足的父母也没有什么矛盾冲突。

  读书、考大学、在城市工作、回家乡种菜,用姐弟俩的话说,虽然做的是选择题,但每一次选择都很自然,不纠结。

  当大学生回农村创业不被另眼相看,不会让别人觉得这是“没出息”,乡村振兴就很有希望了。

  忙得有劲

  初冬的一个下午,记者来到姐弟俩和家人管理的金铜蔬菜基地。等在那里的余青青告诉记者,弟弟余永斌负责销售,下午通常不在,“我负责种菜,他负责卖菜”。

  金铜蔬菜基地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铁铜江心洲上。这里以前叫铁铜乡,今年上半年枞阳县行政区划调整,铁铜乡撤销,并到相邻的枞阳镇——两个地方隔着一条长江里的夹江。

  从镇里到江心洲上,需要坐渡船。

  见到余永斌时已是第二天上午,他开着拉菜的货车回到基地。

  1988年出生的姐姐和1990年出生的弟弟站在一起,虽然两人皮肤都有些黑,但看起来很健康的样子,并不显老。

  余永斌的黑眼圈很重,问他是不是经常熬夜,他笑着回答:“我过的是老年人的生活,很少熬夜,晚上一般8点多就睡觉。”看出记者的惊讶,一旁的余青青解释说,弟弟凌晨两点多就要起床去铜陵市区送菜,不早睡起不来。

  “每天都这样吗?”记者问。

  “基本上是吧,两点多出发,小货车跑得慢,从市里回来差不多上午10点了,下午1点多再到基地装菜,送到邻市安庆的一个大型菜市场,下午6点多再回家,晚上必须要早睡。”余永斌说。

  余青青会在晚上10点之前休息,早上四五点钟起床,“蔬菜要早点采摘,我早起要准备摘菜的各种工具、装菜的筐子等,工人来了就可以直接摘菜,节约时间。”余青青笑着说,辛苦是肯定的,“但忙得也有劲。”

  半个土专家

  余青青现在很忙。除了基地的事,她还要出去学习。

  今年十一假期之后,她去了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——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,参加“乡村振兴巾帼行动”培训班;9月份,她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学习,那里是长三角知名蔬菜种植大县。

  余青青说,去外地学习,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。在小岗村,她认识了一位种植大户,跟她请教了很多除草的技术要领。在和县,她学到了一个防止辣椒倒伏的好法子,“我参观了人家那个大棚,辣椒树下面都拉着线,一排排很漂亮。我开始以为只是为了美观,后来才知道,还可以防倒伏。”曾为辣椒倒伏而烦恼的余青青说。

  余青青大学专业是经济学,她笑言原来脑子里关于经济学的知识现在都被蔬菜学占领了。在稍显凌乱的办公室兼会议室里,摆放着各类蔬菜种植、病虫害防治的专业书籍。“已经干了7年,也算半个土专家了。”余青青说。

  除了蔬菜种植方面的专业书籍,余青青看得最多的居然是大学课本。她至今留着大学时《宏观经济学》《微观经济学》等教材,有时间也会翻一翻。“现在看,和上学的时候看,感受真的不一样。特别是微观经济学,结合我每天接触的蔬菜供需结构变化、蔬菜价格波动,发现它里面很多理论,越看越有意思。”余青青说。

  对大白菜、辣椒、茄子等各种常见蔬菜的特性,余青青如数家珍。“最开始也是什么都不懂,就靠这几年,我爸带一带,自己看书,也请专家到基地来教。”余青青说。

  在蔬菜基地的前4年,余青青每年都要花钱从外地请种菜师傅,有时候一来就是几个月。“基本上每年两位,4年请了8位专家,一个师傅有一个师傅的特长,我一边学,一边从实践中再摸索。”余青青说,现在的金铜蔬菜基地是集众家之长。

  和姐姐不同,余永斌对种菜并没有太多的研究。虽然农忙时也会帮着下地,但对他来说,更重要的是销售。

  余永斌在武汉读大学,专业是机械工程。“现在开车算是有一点专业对口。”余永斌笑着说。站在一旁的姐姐补充:“翻地时他还要开旋耕机,很在行。”

  有态度的年轻人

  毕业后,余青青在广东从事教育培训工作,余永斌在安徽合肥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。两个人2014年10月决定回乡种菜时,都已在各自的城市站稳了脚跟,有了不错的收入。

  “我爸以前做点蔬菜生意,后来觉得还是回老家自己种划算,就回来包地搞蔬菜种植。”余青青说,2014年国庆节前后,家里人一起商量了一下,她和弟弟决定回来一起干。

  “我们俩都不纠结,不管在城市还是回农村,有正事就行,而且我们都觉得农业未来发展前景很好。”余青青说,父母也很开明,尊重他们的意见。

  余青青的父亲——57岁的余正样,15岁出门打工,在安庆、芜湖、南京等地拉过煤、卖过菜。对于家里好不容易培养的两个大学生回来种菜这件事,他觉得很正常。余正样说,孩子们学的专业虽然不是蔬菜种植,但经过大学的培养,眼界、思路都不一样,对蔬菜基地的发展很有帮助。

  现在金铜蔬菜基地一共流转了300多亩地,建设了230多个蔬菜大棚,还有40多亩桃园和一些露天的菜地。

  余青青和余永斌都已结婚,他们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事业。蔬菜基地主要由姐弟俩和他们的父母管理。在姐弟俩看来,如今,一家人在一起奋斗的生活很好,蔬菜基地也蒸蒸日上,当年决定回乡的这道选择题是做对了。

  蔬菜需水量大,基地刚开始时全部靠人工灌溉,难免浇灌不均匀,菜苗成活率没有保障。在姐弟俩的坚持下,蔬菜基地开始进行智能化、自动化改造。

  枞阳县供电公司城郊中心供电所用电管理员钱磊,见证了基地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过程。“这个需要一次性做出比较大的投入,很多人舍不得,他们姐弟很有远见。”2019年,蔬菜基地投入30多万元对农场进行电气智能化改造,升级智慧电气化大棚,添置了电滴灌、自动温控系统等,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。

  种了7年的蔬菜,最难“伺候”、最难种好的菜是什么?姐弟俩的答案让我很惊讶。“就是最常见的大白菜,越普通越难种好。”余永斌说,就像厨师,西红柿炒蛋很常见,但真正做到好吃还是要点真功夫。

  采访结束时,我提议给姐弟俩拍张合影,他们把背景选在稍显单调的育秧大棚里,“每一棵菜都是从这里开始萌芽的。”余青青说。

  本报记者陈尚营 【编辑:叶攀】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非物流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